新闻资讯中心News Center
400-014-4913
依据ISO 10605与AEC-Q101标准,解析车规级ESD击穿电压(VBR)的设定原则,提供温度补偿、安全裕量、失效模式三大维度的量化设计方法。
VBR_min ≥ 1.2 × VCC_max + ΔV_temp
(ΔV_temp:温度漂移补偿值)
12V车载系统(VCC_max=14V)
ΔV_temp = 0.05% × VBR × ΔT = 0.05% × 20V × 125℃ = 1.25V
VBR_min ≥ 1.2 × 14V + 1.25V = 18.05V
温度范围 | 工业级漂移 | 车规级要求 | 测试标准 |
---|---|---|---|
-40℃~25℃ | ≤±5% | ≤±3% | AEC-Q101 H3条件 |
25℃~150℃ | ≤±10% | ≤±5% | ISO 10605 4.2.3条 |
参数 | 12V系统 | 24V系统 | 48V系统 |
---|---|---|---|
VCC_max | 14V | 28V | 60V |
VBR_min推荐值 | 18V | 36V | 72V |
安全裕量比例 | 28.6% | 28.6% | 20% |
典型型号 | ESD18D300TA | ESD36R120TA | SM8J60CA |
接口类型 | CAN总线 | LIN总线 | 车载以太网 |
---|---|---|---|
工作电压范围 | 1.5V~5V | 6V~18V | 1.8V~3.3V |
VBR_min设定值 | 8V | 22V | 5.5V |
结电容限制 | ≤50pF | ≤100pF | ≤1pF |
失效风险点 | 低温误触发 | 抛负载击穿 | 信号衰减 |
Vc_max ≤ 0.85 × VIC_max
(VIC_max:被保护IC最大耐受电压)
MCU接口VIC_max=20V → Vc_max≤17V
当Ipp=30A时,VBR=18V的ESD器件实测Vc=16.5V(合格)
VBR=15V的器件实测Vc=14.2V(裕量不足)
IR_T = IR_25℃ × e^(0.08×(T-25))
(车规要求:IR_150℃ ≤ 1μA)
若IR_25℃=0.1μA
IR_150℃ = 0.1 × e^(0.08×125) = 0.1 × 22026 = 2202.6μA(超标)
需选择IR_25℃≤0.05μA的器件
车规级ESD
案例背景:某BMS电压采样电路ESD误触发(售后故障率7%)
根本原因:VBR=12V器件在-40℃漂移至10.2V
导致3.3V信号线误触发(安全裕量仅67%)
1. 改用VBR=18V器件(AEC-Q101认证)
2. 实测参数:
-40℃ VBR=17.3V(漂移率-3.9%)
150℃ IR=0.3μA
故障率降至0.2%
通过ISO 16750-4冷启动测试
Step 1:确定工作电压范围
│→ VCC_max = 标称电压×1.2
Step 2:计算最小VBR
│→ VBR_min ≥ 1.2×VCC_max + 温度补偿值
Step 3:验证关联参数
│→ Vc_max ≤ 0.85×VIC_max
│→ IR_150℃ ≤ 1μA
Step 4:选型实测验证
│→ -40℃/150℃ VBR漂移≤5%
│→ 30kV ESD后VBR变化≤3%
结论:
车规级ESD击穿电压设定需同时满足 工作电压安全裕量(≥20%)、温度漂移控制(≤±5%)、钳位电压约束(≤85% IC耐受值) 三大核心条件。推荐选用通过AEC-Q101 Grade 0认证(-40℃~150℃全温域)的ESD器件,可降低量产失效风险92%(基于IATF 16949案例库统计)。
USB4.0信号完整性与TVS二极管选型关键设计指南 一、USB4.0接口的电气特性挑战 1.1 超高传输速率要求 40Gbps数据传输(2倍于USB3.2) PAM3调制技术引入更高阶信号敏感性 插入损耗容限仅±2.5dB @2...
中国自主
品牌,更放心
多年研发经验
造就优秀产品质量
所有产品均可开具增
值专用发票
产品技术支持
7x24小时保障